守正创新是什么意思
守正创新,这一理念蕴含深厚,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新时代中国我党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方法,也是指引国家发展、激发改革活力的重要原则。从多个维度来解析,守正创新体现了对根本原则的坚守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
从内涵维度来看,守正创新包括守正与创新两个方面。“正”即正道,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坚持按规律办事,这包括坚守党的全面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等国家发展的四大基石。这些原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就是守正在政治体制中的具体体现。创新,则聚焦发展动能的培育,涵盖理论突破、实践革新、制度完善等维度,是改变旧的、创造新的过程。例如,科技创新领域的“揭榜挂帅”制度就是突破性创新的典型案例,它鼓励科研人员主动揭榜,针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从实践逻辑维度来看,守正为创新划定边界,确保改革不偏离方向。在脱贫攻坚战中,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同时,各地创新出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多样化实践模式,这些创新实践都是在坚守扶贫根本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创新则为守正注入活力,使原则性要求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既坚守社会主义本质,又突破传统计划经济框架,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迭代升级,展现了守正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在具体路径维度上,守正创新体现在理论、实践、制度等多个方面。在理论上,守正创新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上,它鼓励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制度上,它推动我们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例如,自贸试验区改革就是在坚守国家改革开放大局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
在价值维度上,守正创新坚持人民性与先进性的统一。疫情防控中的“动态清零”政策,既坚守人民生命至上的价值底线,又不断优化防控措施提高科学性。这体现了守正创新在保障人民利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守正创新也强调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中央统筹+地方试点”的推进模式,形成可复制的创新经验,展现了守正创新在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积极贡献。
在效能维度上,守正创新追求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既巩固了根本政治制度,又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创新形式提升治理效能。这种辩证统一的发展观,有效解决了改革进程中“变与不变”的根本矛盾,既避免了教条主义固化的风险,又防范了盲目冒进带来的不确定性。
守正创新还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光芒。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即把握事物规律,根据一定的目的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事物。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遵循规律,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事物,才能使事物在正道上实现新发展。而创新则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只有揭示新的历史条件下事物发展规律性,实现认识的飞跃,以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才能把事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此外,守正创新也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它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坚持尊重客观实际,坚持实践第一观点,这体现了守正要求;同时,它也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求事物发展规律,发现并试图接近真理,以新认识指导改造世界,这体现了创新要求。
守正创新还彰显着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时代特征。总书记总书记提出“守正创新”的明确要求,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这一理念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方面,我们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又完善制度体系。
综上所述,守正创新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发展观和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坚守根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全方位创新;在把握事物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目的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事物。这一理念在推动国家发展、激发改革活力、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坚持守正创新这一重要原则,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敬请来信告知 ,我们将及时删除。 琼ICP备2024021917号-15